万元免罚0余行柔性监达9京推 北管新方式总额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以来,免罚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总额转变监管理念,达余改进执法方式,北京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推行今年5月,柔性在总结前期改革经验的监管基础上,发布了《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新方据了解,免罚清单实施以来,总额截至6月底,达余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作出不予处罚决定2520件,北京免罚总额达9000余万元。推行
据了解,柔性该清单共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监管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形,即依据《行政强制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以及符合不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原则上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二是明确了不得适用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形,主要包括未及时采取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害扩大的补救措施以及拒不改正违法行为两种情形。
清单较好地贯彻了《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精神,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探索柔性监管新方式,对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采取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予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涵盖了可能实施强制措施的绝大多数领域,共计12类,涉及商标、广告、企业监督管理、计量、专利、价格、食品等7个业务领域。
另外,清单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类别、强制措施、适用条件及涉及的法规规范进行了明确。如在食品安全领域,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属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针对大量中小微企业在迅速发展中因为法律意识不强存在的轻微违法行为,本着培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探索实施柔性执法方式。2020年7月,率先发布了《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共79项内容,涵盖企业登记管理、广告、食品安全、价格、等11个执法领域,对行政处罚法不予处罚的规定予以细化。2022年5月,在总结前期《容错纠错清单》经验的基础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强调了审慎适用行政强制措施的原则,明确规定,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创新柔性监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
责任编辑:赵英男
- ·全国首个数据资产交易市场试运行
- ·沪指放量涨0.82%,创业板指大涨超2%,半导体食品饮料等板块走强
- ·兔年A股开门红 北向资金净买入超186亿元
- ·科技金融助力“专精特新” 为中小企业融资赋能
- ·安图: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防范潜在风险 银行开卡管理趋严
- ·国家邮政局:1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达1271.1亿元
- ·商务部:8月1日起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 ·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5100多亿元
- ·生猪平均价格连续13周下降!累计降幅超4成!什么情况?
- ·应对“油达峰”要有紧迫感
- ·如何实现5.5%经济增长目标? 国家发改委提出重点把握三个方面
- ·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
- ·扬州楼市政策调整 取消二手房限售
- ·提振投资者信心 上市公司积极实施增持计划
- ·网下打新规则调整在即 私募基金须合规展业